多地低空航线开航,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持续落地,产业链相关企业数量显著增长……今年以来,我国低空经济活力持续迸发。
作为新兴经济形态,我国低空经济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良好的产业链基础,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基建、市场和技术等诸多方面挑战。跨越这些“坎”,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万亿低空市场加速“起飞”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向上融合国家战略,向下融合市场需求,低空经济万亿市场正在吸引多方竞逐。
地方政府掏出“真金白银”。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推动低空经济项目落地。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广州、苏州、武汉等近20个城市已设立产业专项基金,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向低空经济产业。
低空产业项目密集签约落地。以成都为例,在一季度新签约的151个项目中,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新质生产力项目占比超五成。5月以来,多地低空航线开航:沈阳启用无人机血液运输航线,上海中心城区开通定制化低空观光航线,郑州航空港区启动常态化低空物流试飞……
市场规模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机构预测,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超6700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低空经济相关企业达8.9万家,其中,今年前5个月注册企业1.17万家,同比增长220%,超过了去年全年注册量。
低空经济领域融资持续火热。IT桔子数据显示,2024 年低空经济领域共发生投融资事件达到156起,总融资金额约245.38亿元较上年增长47.7%;今年前5个月,相关投融资事件已发生87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
“如今的低空经济场景,早已不再是单纯的‘单一技术秀’,而是切实渗透到了产业痛点与民生需求之中。”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樊邦奎表示,低空经济场景不断扩容的背后,是技术成熟度、政策支持度、市场接受度的共同提升。
低空经济仍面临多重挑战
虽然我国低空经济加速突破展现出巨大潜力,但是从“飞起来”到“用起来”仍面临诸多挑战。专家认为,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普及率、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仍有待发展。
在技术方面,低空经济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尚未完全攻克。
“如何能够高效、经济性运行是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认为,低空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体现在适用于低空飞行的航空器技术和空域管理技术,比如动力和机载设备主要还是靠进口。
“最亟待突破的是电池续航问题。”北京对时育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海田对记者表示,目前,无论是重载无人机、还是载人eVTOL,续航普遍仅为半个小时左右,仅能勉强满足小型全电飞行器短程飞行需要。
在市场方面,应用场景普及率、商业化成熟度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低空经济主要用于农业植保、旅游观光、短距离配送、医疗急救、消防应急等场景,缺少成熟稳定的商业模式。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政策仿真实验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张晓兰指出,当前我国应用场景普及率较低,通用航空主要集中在工农业和社会公共服务类,占市场总额的80%以上;而公务飞行和私人飞行只占18%左右,消费潜力尚未充分激发。
与此同时,受访专家认为,安全可控是低空经济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点,需要加快补齐相关基础设施、法律法规方面的短板,全面推动低空经济安全规范发展。
以创新引领夯基础、拓场景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要夯实基础设施支撑,扩展多元应用场景,强化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推动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无人机、新能源动力、北斗导航、5G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低空智慧交通时代正在加速到来。向锦武认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将以无人机主导,以低空智联网为保障,要大力开展修“天路”、筑“天网”、造“天车”的智慧低空新基建。
“推动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多元化变革。”樊邦奎表示,要加快形成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空中飞行基础设施。在技术应用上,要突破单一的运输属性,与城市治理、应急救援、地理测绘等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形成低空综合服务立体网络。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引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张晓兰认为,要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聚焦关键零部件、核心系统开展技术攻关,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强科技创新资源供给和成果转化。
中国民航大学空中交通管理学院副院长魏志强认为,要加快中试平台建设,通过政府的引导和资本的长期投入,着力解决高校科研成果和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
“智能和安全将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一体两翼。”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认为,在低空经济蓄势待发的关键阶段,安全可控与智联基建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命题,要打造高安全可靠的低空智联网,赋能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一、 公司概览
成都市德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成都、服务全国,专注于环保运维与智能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型企业。公司秉承“科技赋能、专业高效、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通过整合前沿技术资源,构建了以“智慧环保”与“低空经济”为核心的双轮驱动业务体系,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技术含量的综合解决方案。
二、 核心业务板块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以下四大领域,形成了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
专业运维: 我们拥有专业的工程技术团队和成熟的运维管理体系,为工业园区、企业及市政单位提供全天候、全流程的污水处理设施托管运营、日常维护、故障检修、工艺优化及能耗管理服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长期稳定、高效、达标运行。
标杆项目: 公司成功运营位于蒲江县的“中德工业园污水处理设施”,该设施日处理能力达4000吨。我们通过精细化管理与先进技术应用,确保了出水水质持续稳定符合甚至优于国家排放标准,成为区域工业污水治理的典范项目,赢得了业主方及环保监管部门的高度认可。
在线监测设备安装与运行维护
系统集成: 为客户提供水质、烟气等在线监测系统的方案设计、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及联网备案的一站式服务。
精准运维: 提供定期校准、试剂更换、设备保养、数据审核及异常排查等专业化运维服务,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为企业的环保合规运营和政府的精准监管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无人机高空外墙清洗服务
创新应用: 率先引入无人机技术替代传统高危人工作业,专门为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大型场馆等提供高空清洗服务。
安全高效: 此项服务具有安全性高、效率高、成本低、干扰小等显著优势,避免了高空作业的风险,解决了传统清洗方式面临的诸多难题,是城市现代化保洁服务的革新之举。
无人机CAAC执照培训(天行智航&德必科技无人机执照培训中心)
权威合作: 与成都天行智航无人机强强联合,共同成立“天行智航&德必科技无人机执照培训中心”。
专业培训: 中心提供由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授权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服务。课程体系完善,配备资深教官队伍和多种类训练机型,拥有合法空域的训练场地,致力于为社会培养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专业无人机飞手人才,并为学员提供广阔的就业通道。
三、 技术与合作优势
技术融合创新: 独特地将无人机这一智能平台应用于环保监测与高空作业领域,体现了公司强大的技术整合与创新能力。
项目实践经验: 拥有日处理4000吨大型工业污水厂的实战运维经验,技术团队经验丰富,能处理各种复杂工况。
战略合作伙伴: 与行业优秀企业(如天行智航)深度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确保了在各自领域的专业性和领先地位。
一站式服务: 从环保治理到智能应用,从设备安装到人员培训,业务板块相互支撑,能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增值服务。
四、 愿景与展望
成都市德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将以科技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深化在环保服务和无人机应用领域的布局。公司立志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领先的“环保+智能”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为守护绿水青山、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贡献德必力量。
诚邀合作,共谋发展!
欢迎各界朋友垂询洽谈业务。
【 联系我们 】
公司名称: 成都市德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18980478889
公司网址: www.qwwr.com
电子邮箱: info@qwwr.com